第二十三章 追根求源

卖火柴的人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笔趣阁 www.52bqgxs.com,最快更新重生官兵捉贼最新章节!

    之所以墨瑜被西山村人口中的称为墨丰家另外一宝,那也是因为墨瑜是西山村的孩子们的榜样。

    说榜样,那就有比较。

    有比较,就有胜负结果。

    墨瑜出生,三朝之日,摆酒席七桌,奢侈!

    其实这个是墨丰夫妇的功劳,和墨瑜不相干。

    然而墨瑜三个月大就开口会喊“爸爸、妈妈”……

    这个与墨瑜相干?

    关系不大!

    乡村里的父老乡亲们也不是没有见识的人,知道这个是一个人的天赋,实际上是不能拿来比的。

    因为这是比不了,只能羡慕!

    可是墨瑜一岁时,不仅会加减乘除,还会唐诗宋词……

    这个可不是空穴来风,是有人亲眼所见,亲耳所听的。

    虽然大家都称呼墨瑜小神童,正如当初称呼墨丰厂长一样,乡村里父老乡亲们觉得这个可以比!

    然,不比不知道,一比吓一跳。

    首先他们会被墨瑜身高震惊一把。

    现在时间也到了阳历1988年年初,阴历1987年年底,快过年了时候,大家摸了一摸家底,不约而同地来到墨瑜家。

    一见面,看到墨瑜,目瞪口呆起来。

    其实这些来墨瑜家的人,基本上都是大半年或有一年多没有见过墨瑜的,如今一见……

    来客愣了好半响,这才对七娘说:“仇老师,这是你家的小神童?”

    七娘仿佛也愣了一下,瞅瞅墨瑜,如陡然发现新大陆一样,恍然大悟,回神过来,不好意思说道:“是的,他大伯,这是我家二子!”

    “啧啧,神童就是不一样呀,不仅能算加减乘除……这身体长得,啧啧,你喂肥猪菜了……”来客急忙拍拍胸口,去掩饰一下口误。

    是的,喂肥猪菜只是口误,不算太贬义捣蛋的话。

    因为这个时期,特别在农村,对于小孩子,说精瘦那真不是褒赞。这也是因为原来农村穷原因,大家吃不饱肚子,小孩子基本面黄肌瘦。

    如果大家称赞孩子富态,但那是城里人说法。

    在农村,见到人家小孩长得好,往往粗话一句“喂肥猪菜了吧”,这话里那是充满了羡慕味道!

    毕竟此时一袋肥猪菜的价格高昂,但是想让家里猪长大快,不喂肥猪菜那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不知怎么的,羡慕人家孩子长得富态,“喂肥猪菜了吧”就成为了口头禅,或许现在的肥猪菜正在流行的缘故吧!

    如果在后市,这妥妥的一句骂人的话。当然喂了肥猪菜的猪肉如同注水的猪肉一样,令人唾弃!

    但是此时,七娘也只是表示了一下不悦。

    其实来客也注意到了,他来墨瑜家是有求七娘办事的,见到七娘脸上不喜之色,方才想起墨丰一家不是普通农村人。

    急忙补救道:“啧啧,要不是我喝过他的三朝酒,要不是他面目像你们家人,我都以为换了一个人呢?啧啧啧……”

    墨瑜不认得来客是谁,而且来客说话对于他来说,不中听的地方也很多。按道理墨瑜是不会理睬这样人的。

    但是墨瑜听到来客曾经来过他家,喝过他的三朝酒,估摸着这来客与家里走得比较近。

    墨瑜压住心中不喜欢,拎起水瓶给一个瓷杯子里装上水,还放了几片茶叶,给来客端过去,说:“大爷,请喝茶!”

    来客慌得立马站起来,盯着墨瑜半天才,说出一句话来,道:“都说小神童,啧啧,今天见到了,真像城里小孩一样。”

    说墨瑜就如同城里小孩子一样,这句话在这时,那真的不是贬义,而是真心实意的赞扬。

    在改革开发前期,城乡差别巨大,虽然城里人瞧不起农村人,但是不妨碍农村人羡慕城里人。就如同后世某一段时期,西方发达国家与国内关系一样,真的是壕沟。

    果然,七娘笑笑,说道:“他大伯,看你说得,哪有……”

    实际上,七娘现在也迷糊了。

    墨瑜看上去根本不像不到三周岁的小孩。

    自从能够走路的时候,他的身体就开始疯长。

    虽然没有神话故事中的哪咤一样,见风就长,但是现在一米三四左右的身高,你让那些五六,甚至七八岁的孩子何以为堪?

    只是七娘与墨丰天天见到墨瑜,仿佛见到田里庄家一样,不见其长但见其增,常常忽略了过去。

    正如龙叔和靠山队的邻居一样,见到墨瑜长快,会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与众不同。

    大家都推测到因为墨瑜家生活条件好,所以长得快的原因。

    就是墨丰夫妇都是如此认为的。

    毕竟,一亩田里总有那么一两株禾苗长得与众不同,高高翘起……

    “这难道是因为我是重生的原因?”墨瑜心里也奇怪他的身材不合常理,但是他也不解释,因为解释也解释不了。

    但是,今天来客,可是有一两年时间没有见到墨瑜了。

    咋一看墨瑜,他岂能不惊讶?

    谁见过三周岁不到的小孩长得如同五六七八岁的样子,就是有,那也是少见,不是么?

    特别是墨瑜这个彬彬有礼、礼貌待人、安静如处子的神情,那更是让来客惊讶不已,羡慕呀!

    来客心中道:“怪不得现在靠山队的人都不说墨瑜是个小神童,而是墨丰一家的宝贝呢!”

    这说小神童那显得跟不上节奏!

    其实,也是靠山队的比较过后,对墨瑜接人待物的礼貌和彬彬有礼小大人模样,让靠山队的父老乡亲望洋兴叹,说出墨瑜是墨丰家另外一宝的话来。

    因为不管墨丰家现在是万元户,还是七娘曾经是小学老师,墨丰家里为墨瑜置办许多文具、玩具和书籍,甚至英语磁带……

    这不是他们舍不得置办,而是置办了没有用!

    墨瑜三朝酒席摆了七桌,但是他们也有人摆得十来桌的,怎么他们家孩子怎么不能在三个月开口喊爸妈?

    墨瑜会加减乘除,唐诗宋词,是曾经是西山村代课老师功劳不错,可是怎么他们家孩子上了西山村小学,还不行呢?

    墨瑜那些让他们羡慕的,觉得如城里孩子一样的好习惯,但是,他们家小孩子天天叮嘱,怎么玩闹还如同泥猴子一样呢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当然,他们也会把原因推卸到别人身上。如英语磁带,现在小学根本不学英语,买了有什么用?

    至于其他的,家里男人就责骂自己家女人无能,说她们不会教育孩子……

    但是,家里女人也不服气,就责骂自己家男人,说他们无能,不会赚钱,她们还要到水田劳动……

    挣来吵去,最终他们惊讶地发现:自家的孩子不是不优秀,而是……根源竟然与他们自己有关,这比较的结果实在让人出乎意料。

    一件事情如果不从根子上研究,不算歪打正着的话,基本上结果都是错误的。

    墨瑜在这个春节,他惊讶地发现,这辈子可能又错了!